慢成长两个海归硕士妈妈、儿童心理咨询师,有好文、好物、好方法,一起让育儿更轻松
你好,我是慢成长创始人花时间欢迎扫码添加我的私人微信▽文/元妈
自从不能愉快带娃在外撒欢儿以后,跳绳就成为我们家的首选,本来我也挺淡定,不着急。到后来,只要跟儿子一提起跳绳这事,都成为母子关系的终结话题。
娃:你不是说不跳了吗?我:是我自己想跳而已。娃:那你跳,我先上楼。我:???
真是让人脑壳疼,要知道现在只要一入小学,跳绳和语数外一样,都是纳入考试范围的。按照体育要求,一分钟17个才及格,87个才刚刚良好.....可我家娃一个都不会可咋整?以前看别人为跳绳发愁还觉得“这有啥难的”,真到了自己才明白:皇天在上,后土为证,我愿意用身上的10斤肉,换取他跳过10个绳。
好在老公周末主动请缨,娃竟然愿意跟他下去跳绳了,咱也不知道这是许诺了几个冰激凌、糖果,咱也不敢问呀。第二天,老公喊我验收成果,我喜出望外,结果下楼一看,几乎当场晕厥。这哪里是什么成果,所谓的会跳就是,娃抖动着全身的力气,上身用一种近乎夸张的扭曲,把绳子甩到身前,然后迈着小步踩过了绳子。我气不打一处来,但还是忍住内心的一万遍嘶吼,挤出康乃馨般的笑容,对娃说:跳得很不错,进步太大了,哎玛,你真是有跳绳的天分啊!晚上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,揪着老公起来掰扯:我们小时候跳绳有这么困难吗?好像没人教呀?别说从1到100了,现在就是1的突破,都能让老母亲喜极而泣。终于,我也钻进了各种妈妈群,细心讨教各种学练跳绳的方法,才知道,在跳绳的坑里,几乎所有父母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。有为了给娃演示不小心蹲了尾椎骨,到现在没法坐凳子的;还有想带娃一起跳被踩了十几脚后彻底罢工的;甚至还有全面投降,准备报班的。偶尔有一两个发出来娃能连续跳绳的,总会成为大家羡慕嫉妒的对象,这自豪劲儿,可比抽中了年终奖都有派头。作为一个信奉“勤能补拙”的老母亲,当晚我就挨个总结了各位前辈的跳绳经验。别笑,现在看热闹,将来你肯定会用到!作为一项需要好的协调能力打底的运动,随着娃长大,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都在增强,跳绳能力一定会有所增强。
但你千万别觉得,他长大了自然会跳。就算你能等,学校也不会等,一年级以后,吭哧吭哧练不会跳绳的孩子大有人在。多少姐妹无不痛心疾首:上学前早点练就好了!当然,你也别一听这话,就瑟瑟发抖地把3岁的孩子提到操场上使劲去。一般来说,孩子在4~5岁左右时,才会开始发展出比较均匀的弹跳,也才会有比较好的弹跳耐力。说直白点,在孩子4、5岁左右的时候,就可以经常带娃玩一些跳圈圈、跳房子之类的小运动,锻炼孩子身体的反应力和协调力。虽然虐了老娘千百遍,但我还是不得不说,“跳绳”是一项非常值得的健身运动。就今年受疫情的影响,娃的外出活动类型、活动范围都受到大大的影响,但春暖花开,最是孩子长个旺盛的季节,这一个个窝在家里,可怎么舒展。国家把跳绳纳入学校必考科目真不是心血来潮,据研究,跳跃有助于开发孩子大脑的左右半球,提高脑记忆力,促进孩子的心血管健康。更重要的是,这跳绳需要协调力打底,但也会极大锻炼身体的协调力,比如手眼协调、双边协调等,这对于孩子写作业慢、注意力不集中都有改善作用。运动释放的多巴胺,也会缓解孩子的精神疲惫,不管为了啥,Just “跳”,就对了!经过老母亲的彻夜研究,扒拉各种资料,还真总结出一些心得:把绳子铺在地上,然后从绳子的一头,分别跳到绳子的左侧和右侧,并练习连续跳跃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要提醒孩子前脚掌着地,且每次落地都是两下。这三种运动,都容易形成节奏式的跳跃,或者我们还可以放一些旋律,比如《布谷鸟》,边听边跳,帮孩子找感觉。
我绝对不会告诉你们,在最开始的时候,我甚至还找了特别带感的《野狼disco》,千万别尝试。
刚开始,我给儿子买过pvc的绳子、棉线编织的绳子,结果发现,跳着跳着,绳子就打结了。这多拖后腿呀,所以,找一个合适趁手的好绳子太重要了。后来发现这种竹节绳,可以很好地避免打结问题,而且,买了之后我发现,这个绳子的手柄比一般的跳绳手柄要细多了,这就非常方便孩子抓握,尤其在练摇绳阶段(这里留个小悬念)。一般来说,跳绳的长度都是可以调节的,我们可以让孩子双脚踩在绳子上,然后孩子双手提起手柄,位置大约到胸部左右即可。(单臂摇绳——被迫营业而不肯好好做示范的小家伙)
尤其从单臂到双臂过渡时,我发现儿子单臂时没啥问题,双臂就开始两绳打架,不太协调了。(这里你就会发现手柄细的好处了,因为孩子手小哦,如果手柄比较粗,根本无法握住)每次从一个动作向下一个动作,就跟升级打怪一样,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。老公提醒了我,这注定是个持久战,想清楚这一点之后,我反而没那么着急了,不会硬要求他今天必须要做到什么动作。说来也怪,有时候昨天还跳不协调的身体,今天一跳就顺了。我把它理解为身体的适应过程,有时候学习新知识,新技能,越是磕在里面,就越在瓶颈里打架,但给身体和大脑一些缓冲期,反而它会消化吸收得更好。可能你们以为,前面练了那么久,水到渠成、身轻如燕、奇迹发生了吧?呵呵,不给你点儿打击你都不知道什么叫做拼尽全力后的绝望。无论前面费了多大功夫,真开始跳的时候,娃绝对还会出现各种七扭八扭的动作,一秒打回解放前。但好的是,有了前面的铺垫,后面再持续练习的时候,孩子好像更容易找到感觉了。就看我们家这个神兽,永远都是摇绳和起跳一起完成,所以我会跟他一起放慢动作,不停地跟他重复:先摇绳,后起跳;先摇绳,后起跳......这时候,我一定会发动我全身的脑细胞和能量,用排山倒海的彩虹屁来扑向他,让他多多地去体会这种感觉,娃也超有成就感。慢慢的,从1/10的概率,扩展到8/10的概率......真的,时间看得见!正常的跳绳状态,一般都是只有小臂在转圈,带动绳子。不少过来人说可以让孩子在大臂和身体之间夹个纸,但是经我实践,并不是很建议。虽然想法很好,但是容易让孩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张纸上,娃完全不知道怎么跳,怎么摇绳子了。这么艰难的跳绳运动,“跳过去一个”远比他是怎么跳过去的,更重要!因为这是他继续练习的全部动力啊,姐妹们。所以,在练习初期,我放弃了每次都提醒他要夹紧大臂,反之,我会想办法认可他取得的每一丁丁点儿进步。我知道从1到100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可是,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一声,我已经非常非常非常知足了!作者介绍:元妈,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,中科院儿童心理学硕士在读,愿和你一起,用心理学的眼睛,看人间烟火。今天的文章简直笑喷!关键是感同身受啊!因为果果春天以来也在学跳绳,也是这么个过程。我和元妈讨论这事时,最常出现的对话是“对对对!没错!”
原本觉得运动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,果果没事喜欢玩个滑板车呀,骑个自行车呀,甚至打个羽毛球。跳绳我还真没留心过。可她今年到了幼小衔接的年纪了,自打知道了跳绳是小学必会项目,我就把这项体育提上了日程。起初倒也没想过要特别训练,就是玩儿嘛。
可看到她怎么跳的,以及“每次下楼跳绳都约等于自抽200下”之后,我就无语了。这到底是一个什么神仙运动,有那么难吗?我怎么记得自己上小学前,无师自通了呢?没怎么费劲啊……
总之分解动作也试过了,细节也纠正过了,果果看似听得明白,可等到她拿到跳绳那一刻,依然是用恨不得把自己“五体投地”的姿势,抡圆了朝空气“泄愤”好吧,路漫漫其修远兮,我还是先不要因为“上小学”什么的就自己先焦虑,慢慢来吧~
毕竟,挨抽的是她,我相信运动只要假以时日,她一定能学会的。不说了,我觉得元妈推荐的绳子不错,我去下单了~
你好,我是花时间
一个当妈四年后赴美国读研
爱知识、有温度的心理学科班生
请一定记得备注一个理由哈
👇👇
点 “在看” 帮助老母亲们